金年会

金年会登录 - 主页

导航
XML 地图
XML 地图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师资队伍» 人文师说
徐阳春:桃李名师,“语”妙天下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15-11-26


(人文学院记者 达锬讯)在高校的体制结构内,基础科学正如其名,起到的是基础性的作用。一个基础科学相对较差的学校,无论如何是成不了一流高校的。在基础学科内又分成文科和理科。文科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就是文史哲。而在文史哲中,起到基础性地位应该是中文。因为无论是历史还是哲学,读文献都是必须要完成的工作。而阅读文献的前提,就是中文系的功底。 

他是中文系的一名老师,与许多学习中文的老师不同。他的外语功底很好,险些成了外交官。作为一名老师,他是全国优秀教师。他认为:文化素养对人的影响是文科教学的最终境界。立德树人;他始终践行。他就是南昌大学中文系主任徐阳春教授。让我们走近徐老师的人生历程,去探寻属于他的人文岁月。 

一、 农村赤子跃龙门

  徐阳春老师,1958年出生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也正是这一年,江西省委决定成立江西大学,江西大学中文系诞生。在那个饥荒的年代,徐阳春老师度过了自己的童年生活。改变命运的唯一方法就是念书。但是徐阳春老师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一开始就十分的出色。由于小时候并没有开窍,他连简单的算术题都没有入门,把题目抄了一遍还给老师,一道都没有做。可是,一旦入门之后,人的成绩就会迅速地提高,徐老师就是这得到了证明。后来他在班上不仅成绩优秀,还开始担任学生干部。作为学生干部的徐老师,十分的严明,眼里揉不得沙子。有些小朋友私底下希望他通融,他没有答应。

很快,1973年徐阳春老师的初中毕业了。由于表现优秀,而且家里的出身挺好,他被保送到当地的高中学习。高中两年给了徐阳春许多不同的经历。可是,到了1975年他高中毕业的时候,反击右倾翻案风和批邓的运动开始了,四人帮疯狂的将邓小平同志的教育路线摧毁。于是徐阳春老师只得回乡劳动。那时候的农活十分得重,可能是我们现在无法想象。也正是在那段经历,锻炼了徐阳春的各个方面。在农活之余,他不忘书本上的东西,依旧坚持复习。 

1977年,恢复高考的春风吹遍了中华大地。徐阳春老师也参加了这次国家的选拔,他成为了学校里的第一名。但是,由于家里人希望志愿填报能够稳当一点。于是,徐阳春老师来到了南昌师范大专班深造。在那个只有5%的人才能够得到深造机会的时代,徐阳春老师无疑是幸运的。毕业后,成为一名高中老师的徐阳春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教学历程。没过多久,全校所有的先进学生都希望来到徐阳春老师班上读书,年轻的徐阳春老师被评为了县里的劳动模范。可是,这并不足以阻挡他的步伐。他渴望时去读本科,成为一名大学生。不久,徐阳春老师来到了当时的广州外国语学院,开始读起了外语。此时的他立志成为一名外交官,为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建立外交上的功勋。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毕业后徐阳春老师并没有如愿以偿的成为一名外交官。

1990年,由于已成家立业 徐阳春老师决定留在江西。他希望能够继续深造,成为一名研究生。这时候他选择了当时的江西大学著名的方言学家陈昌仪先生为自己的导师,陈老师的学术能力很强,在全国著名刊物上发表过多篇论文, 陈老师的严谨影响着年轻的徐阳春老师。在那个年代研究生十分的吃香,当时的系主任,也是徐老师的老师刘焕辉先生就主动的劝徐阳春老师留下工作。 

从1977年到1993年,这段经历或许比较曲折。可是现在回想起,徐阳春老师却充满了希冀和渴望。原因就是他觉得曲折的寻路为他今后的发展、今后的成长,提供了无限的动力,也给他开阔了视野。他的英语专业对他以后的语言学有着很大的铺垫和基础。 

面对这个农家赤子,将会是更大平台和机会。

二.求学复旦,另一抹光彩。

对于一个学者来说,没有什么事比勤奋和努力更好的捷径。20岁的徐阳春老师在师专读书的时候,就有一股学习陈景润的风潮。三十多年后回想起来,他对那时候的风气十分的称赞。那是一个专心学习的时代,即使在大专,每一个学生都十分刻苦努力,这是现在难以做到。这些年轻的学生,像当时著名的作家陈景润忘我的工作,努力的钻研,不少人因此患了失眠。所谓陈景润失眠,同学们也跟着失眠,就是这么来的。徐阳春老师并不是其中最用功的一个。当然肯定比现在的学生用功多了。当年的学霸们现在个个都在全国各个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即使是后来的研究生阶段,徐阳春老师也一直保持着这种严谨的精神。

在广州外国语学院学习的时候,徐阳春老师开始对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感兴趣。他的成绩一直在年级里名列前茅。老师主动找过他,希望他留校。出于对家乡的热爱,他回到江西南昌。那时候的条件十分的艰苦,但是徐老师忍住了寂寞。80年代的江西大学语言学是十分的厉害,尤其是应用语言。这对于语言表达有很大的作用,同时语言学也被称之为文科中的理科。这对徐老师有很大的吸引力,加上他对外国语言学的了解更是使得他如虎添翼。于是刚参加工作的徐阳春老师便开始上语言学概论之类的课程,并且成为南昌大学第一个开设数英语写作的中文系老师。这也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双语课程。

1993年,对于每一个江西大学的老师都是不一样的。在这一年江西大学与江西工业大学合并,成立南昌大学。新成立南昌大学决定申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这对老师的要求要比原来高得多。于是徐阳春老师打算去进修博士,他决定到复旦大学报考语言学系。  

当时的考试不仅仅是语言学甚至不仅仅是中文,它包括了历史哲学的各个方面,可以说与现在的国学有点类似。这种考试的震撼力是很大的。因为它的涉及面广、内容深,而且专业性强,很能考验一个人的功底。很快,他接到了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是由于一些原因,他变为了自费生,也就是稍微加一点钱便可以上学。但是,要强的徐阳春抛弃了这次自费的机会,没去报道。

(语言学泰斗范晓先生)

2000年,他又一次决定去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且还在范晓老师的门下,一下便考上了。从此,他开始了自己的博士生涯。复旦大学中文系,尤其是语言专业,在当时是十分强大。最早的时候,著名的革命家理论家陈望道先生就是在这里工作。陈望老还有一个身份,就是中国修辞学的鼻祖。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徐阳春选择了范晓先生作为他的博士生导师。                  

范先生在方言和语言影响极大,是现在的学术泰斗。在他的指引下,徐阳春老师的语言学功底越来越精深,学术之路也越来越宽阔。

从复旦大学毕业后,徐阳春老师带着更开阔的视野、更高层次的水平和更敏锐的眼光回到了南昌大学。回到了他与语言学最开始的地方。这时等待他的将会是又一个重任。

三、 发展中文系,责无旁贷

2007年,南昌大学大规模建设和合并告一段落。也正是在这时,50岁的徐阳春成为了南昌大学中文系主任。这对于他来说是一项新的事,更是一项大的责任:因为这个与自己同龄的专业未来的发展命运时刻把握在自己的手里。

可以说,徐阳春老师在这八年的中文系主任生涯中,没有任何的懈怠。这八年,南昌大学中文系并没有退步。这与每一个大学老师的努力都是相关的:南昌大学中文系只有老师五十余人,却已经申请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二十余项。这与外校中文系九十几人所取得的成

绩差不多。在这种氛围下,南昌大学中文系不断稳步提升。当然在最开始申请的时候,也不是一路顺风驾轻就熟的。这主要是因为很多老师存在顾虑。徐阳春老师用很大的力气,鼓励中文系的老师积极地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请,当时一些老师还不太主动。在这种情况下中文系居然,一口气申请到六个课题,这是十分不容易。在这种激励下中文系对课题的重视,越来越大。

聊到这个问题时,徐阳春老师还联系起了学校最近一段时间提出的综合试点改革。他认为到2020年成为全国前五十名的大学,需要学校付出极大的努力。原因十分简单:因为我们在发展的同时,其他学校也在发展。因此我们要用跑的速度去追赶他们。同时,作为衡量一所大学学科建设好坏的重要标准,论文和课题是一条硬杠杠,你必须要有付出才能有收获。因此徐老师对中文系在课题上的成果是十分骄傲的。 

除此以外,徐阳春老师也十分重视对新的热点的探索。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提高,让中国文化走出去成为了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的确,中外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广泛,对外汉语也就成为一个十分大的学术热点。对于汉语国际交流,徐阳春老师十分的重视并且有深入的研究。他希望对外汉语能够蓬勃的发展,让每一个同学走向世界,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徐阳春老师是全国教学名师。他的教学并不是灌输式的教学,并不是把知识全部装进学生的脑子里,而是要让学生主动学快乐学,要让学生自己去学术的海洋里找到问题的答案,要激发他们的思考。如果老师上课只是简单重复书本上的内容,那么课堂就会显得单调。对于那些,求知欲强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浪费时间,因为他们自己通过阅读很快就能将书本中的内容解决。因此,课堂的要求不能只知灌输。徐阳春老师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这种人才也不是知识简简单单就能达到。如果一个大学生随地吐痰,做了粗鲁的举动,他很有可能被人鄙视,因为这不是一个大学生应该做的事情。教育的目的是立德树人。让每一个人有非常优秀的修养。这种人文素养的培育比单纯的知识更加重要,也更加灵活。 在课堂上时刻贯彻这一点,这或许就是徐阳春老师能被评为全国教学名师的原因了。 

作为教学上的行家里手,徐阳春老师说他更重视的是科研。因为,学生教学上提出的问题其实就是科研问题。如果一个人科研不过关,那么他遇到学生的问题就很难解答。这种课堂是没有效率的。这并不是说老师必须要回答学生的问题,没有那种老师。但是一个学生提的问题全都回答不了老师一定不是好老师。科研对教学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每一个老师在进入大学课堂之后,一定要认真的对待科研和教学,这就是两手都要硬。科研是基础,教学是大学的最终目的。这是徐阳春老师的看法,他也是这么做的。于是,不久之前由徐老师担当主讲的课程成为了国家精品课程视频,使得徐阳春老师的学术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人文学院今年已经成立20年了,徐阳春老师是这20年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这20年人文学院继承了传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取得了很多成绩。徐阳春老师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代表。他也会更加努力的为人文学院未来的发展,为南昌大学的综合试点改革做出自己不懈的贡献。我们也希望徐阳春老师的语言学研究能够更进一步,为中文系、为南昌大学争得更多的荣誉。 



金年会登录 版权所有 管理
地址:江西省九江市长虹区翰林大道721号11A 邮编:330031
电话:0781-83232321 传真:0781-83232321
E-mail:guntuji123.com@ncu.edu.cn